上海临港科创板块大爆发,“王炸级”全新楼盘入市在即!

导读: 硅谷——旧金山的一个小湾区,一跃成为世界科创企业孵化圣地, 张江——曾经浦东的阡陌农田,科创发展指引下,成为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之一。 不得不提及的,就是位于临港主城区的103国际创新协同区。 1 国家政策导入 张江2.0傲然崛起 任何一个政策规划导入的区域,总能奏响潮前不止的时代强音。 由三个单元组成:科创总部湾、科技创新城和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 是上海乃至全国未来科创的“制高点”。 22家央企及高科技行业领军企业研发总部 360多家实体企业、6家功能型创新平台签约、超过5000名科研人员 这里就像20年前的张江,是走在政策导向之下、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创前沿板块,103国际创新协同区同样蕴含着极大的机遇和潜力 2 汇聚城市精粹 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 在103国际创新协同区,就是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 “领先未来20年的科技战略力量,储备未来50年的科学资源”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 T2中运量美人蕉路站 16号线滴水湖站 海港大道预留轨道 6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和1所高中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 一个兼具科创产业与生活配套的顶尖科学家社区 ,正应运而生 3 1号作品 为超越期待而来 深圳湾1号执笔者鹏瑞集团的上海首作——鹏瑞·云璟湾,将临港产品的质感再提升至崭新高度 “三链、两园、十五场景”的交互式智慧社区 两大水系的围 合,呈现出内外畅联的无界滨水生态 遵循绿建三星标准+超低能耗设计 即将入市493套建面约89-120㎡的智慧美宅 ///  建面约89㎡3房2厅1.5卫  /// 科学1.5卫设计,起居有度生活更舒适。 ///  建面约99㎡的3房2厅2卫 ///  3开间朝南+5飘窗设计,空间利用到极致; ///  建面约120㎡4房2厅2卫 ///  四开间朝南,“全面屏”采光视野优秀。 高效中央空调 全屋新风系统 空气质量监测 高品质饮用水系统 临港主城103片区,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品质盘鹏瑞·云璟湾即将取证入市 !首推493套建面约89-120㎡三房/四房! 感兴趣的伙伴,点击预约

科创的力量能有多大!

TA不但拥有改变时代的可能,更推进城市向前超速发展,诞生一座座“奇迹之城”,为未来,描绘一幅扶摇直上的宏图。


硅谷——旧金山的一个小湾区,一跃成为世界科创企业孵化圣地,

苹果、谷歌、Intel、Facebook等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入驻于此,房价也是不断飙升,领涨全美。

张江——曾经浦东的阡陌农田,科创发展指引下,成为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之一。

截至2021年底,引聚境内外上市企业360家,占全市62%,众多科创菁英在此落户、生活,仅过去十年,张江楼市涨幅近500%,翻了整整5倍多。(数据来源:上海安家指南)

科创浪潮的澎湃激荡,聚变前所未有的力量,为张江的腾飞按下了发展“快进键”。而今,谁将接棒浦东发展速度,成为上海下一个科创引擎?

不得不提及的,就是位于临港主城区的103国际创新协同区。

1

国家政策导

张江2.0傲然崛起

任何一个政策规划导入的区域,总能奏响潮前不止的时代强音。

根据政府规划,作为临港科创领头羊的103国际创新协同区,

由三个单元组成:科创总部湾、科技创新城和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

区域“以创新策源功能为核心,完善专业化科创研发配套和国际化、定制化的高端生活服务配套,打造创新涌动、活力迸发、开放包容的先行示范区。”

承载着将临港新片区从自由贸易区变成“科技型”自由贸易区的重大使命,

是上海乃至全国未来科创的“制高点”。


目前,科创总部湾已汇聚

22家央企及高科技行业领军企业研发总部

;科技创新城聚集约

360多家实体企业、6家功能型创新平台签约、超过5000名科研人员

。(来源:上海临港官微)。如此多的头部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的汇聚,亦前所未有,亦难以复制。

这里就像20年前的张江,是走在政策导向之下、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创前沿板块,103国际创新协同区同样蕴含着极大的机遇和潜力

2

汇聚城市精粹

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

正如每一个科创高地,都有一个国际生活住区。在张江,是联洋国际社区与碧云国际社区;

在103国际创新协同区,就是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

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定位“世界级的新时代重大前沿科学策源地”,以

“领先未来20年的科技战略力量,储备未来50年的科学资源”

为战略使命。根据规划,这里将被建设为“国际化、定制化的高端社区”,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来源:《上海市临港新片区PDC1-0401单元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这里有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

,总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内有数字图� ��馆、超800座综合型剧场、酒店等配套,计划于2022年10月投入使用。

交通上,海港大道上规划有

T2中运量美人蕉路站

,可直达轨交

16号线滴水湖站

海港大道预留轨道

交通条件,轨交可期!(来源:海港中心土地出让合同)

教育配套方面,片区内规划

6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和1所高中

。(来源:临港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官微)周边还有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

等资源配置,充分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折纸幼儿园效果图

一个兼具科创产业与生活配套的顶尖科学家社区

,正应运而生

。聚合城市的繁华与资源的稀贵,打造城市不可多得的宜居版图。

3

1号作品

为超越期待而来

在这片上海科创高地的热土之上,也正孕育这一场品质革新。

深圳湾1号执笔者鹏瑞集团的上海首作——鹏瑞·云璟湾,将临港产品的质感再提升至崭新高度

鹏瑞·云璟湾示意图

作为区域难得的品质住区,项目打造

“三链、两园、十五场景”的交互式智慧社区

,通过

两大水系的围

合,呈现出内外畅联的无界滨水生态

。举步即享的滨河公园,下楼即达的健身活力区,全龄活动空间,近享国际生活逸趣。

打破常规住宅标准,以超前的“舒适环保、科技赋能、艺术美学”建筑观,

遵循绿建三星标准+超低能耗设计

,提升居住舒适感的同时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打造临港高品质住宅典范。

在产品打造上,项目融入现代成长户型理念,

即将入市493套建面约89-120㎡的智慧美宅

。用心考量三开间朝南、客餐厅一体化、1.5卫设计等产品细节,一步到位满足家庭全周期生活进阶。

///

建面约89㎡3房2厅1.5卫

///

客餐厅连通南向阳台,自然采光通风俱佳;

科学1.5卫设计,起居有度生活更舒适。

///

建面约99㎡的3房2厅2卫

///

3开间朝南+5飘窗设计,空间利用到极致;

主卧套房带独卫+衣帽间,尊享私密性和尺度感。

///

建面约120㎡4房2厅2卫

///

四房功能齐全,满足三代同堂近而不扰;

四开间朝南,“全面屏� �采光视野优秀。

不止打造优越户型,鹏瑞·云璟湾更科学赋能臻制空间,

高效中央空调

提供稳定舒适空气环境,

全屋新风系统

让家人24小时酣畅呼吸,

空气质量监测

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高品质饮用水系统

带来健康直饮,还有更多方面的周到考量,解锁家的健康与舒适。

鹏瑞·云璟湾部分精装交付标准示意图

临港主城103片区,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品质盘鹏瑞·云璟湾即将取证入市

!首推493套建面约89-120㎡三房/四房!

目前示范区及样板房已开放!品质好盘,抢藏正当时!

感兴趣的伙伴,点击预约

上海临港最新轨交【临港市区线】线路走向曝光!

近日,网络曝光了临港市区线的最新线路走向图!见下图

最新线路走向图(图中蓝色虚线)显示: 临港市区线主要途径 地铁16号线书院枢纽、临港综合区东大公路枢纽、临港综合区核心区、105现代服务业开放区、两港快线临港开放区站、104滨海中央活力区、103顶科社区、102大学城、芦潮港、泥城、蓝湾!

在临港新片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纲要版)轨道交通系统引导中,也出现了一半的上述2035交通总图,证实了这张图以及线路的可信性。

最新线路走向图(图中蓝色虚线)显示: 临港市区线主要途径 地铁16号线书院枢纽、临港综合区东大公路枢纽、临港综合区核心区、105现代服务业开放区、两港快线临港开放区站、104滨海中央活力区、103顶科社区、102大学城、芦潮港、泥城、蓝湾!

在临港新片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纲要版)轨道交通系统引导中,也出现了一半的上述2035交通总图,证实了这张图以及线路的可信性。

两港快线环评报告图中的临港市区线 7月份,南汇新城绿环概念规划国际方案公布,3个方案分别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WEi景观设计事务所和美国SWA景观设计事务所3家国内外顶尖规划景观设计机构主笔,详见: 投票!最受百姓喜爱的南汇新城绿环概念规划方案评选邀你参与

超级涟漪》绿道系统图

如上图中所示, 绿色环为轨道交通站点!这些站点与网友曝光的最新线路走向图中的线路走向基本吻合!此前,在Farrells、AECOM发布的临港新片区城市航站楼枢纽规划设计,城市航站楼作为临港核心区的标志性区域门户,也是境内关外区结合部。主体建筑位于两港快线站厅上方,分别与空侧、陆侧站厅一体化衔接,是核心区的中心。 市区线两港快线 两条轨交线在此交汇,其中两港快线,分为空侧和陆侧站厅,空侧站厅可直达浦东国际机场空侧区域;陆侧站厅与市区线换乘。 富有标识性的航站楼屋顶将成为临港城市片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名片,造型轻盈、活力,充满未来感。
记得两年前一份官方文章中引用的规划图,下图中红色虚线为临港市区线走向图,不经过滴水湖核心区104和103片区!

目前看来这个线路走向规划已做调整!该图中临港市区线线路走向应该已经弃用!

� �新滴水湖核心片区单元规划总图:


上海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纪要

8月20日,上海举行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介绍临港新片区三年以来的发展成就以及下一步的总体考虑,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叶霖霖、市交通委总工程师李俊豪、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一)

临港新片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临港新片区的发展,为此专门编制了《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出台了多项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建立机制、倾斜资源、倾斜政策,强力推动临港新片区建设,这些都为新片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年来,始终牢记嘱托,以“五个重要”为指引,紧扣“四个打造”的工作目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兑现了“三年大变样”的承诺,呈现出了生气勃勃、如火如荼的新临港。成立三年来(2019年至2021年),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3%,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3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1-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经济指标只是一个结果,临港三年来的重要发展成效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紧扣打造“开放新高地”,在若干重点领域制度创新上率先实现了新突破。国务院制定的《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78项任务基本完成,国家、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出台各类政策260余项,通过改革形成典型制度创新案例87个,其中全国首创性案例36个,“五自由一便利”制度体系正逐步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正持续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二是紧扣打造“战略增长极”,在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上取得了新成效。高水平举办顶尖科学家论坛,先后引入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交大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平台等14家高水平科技创新机构。包括“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在内的七大特色产业园区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沿产业项目。三年来,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4200亿元,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三是紧扣打造“城市样板间”,在建设具有“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现代化新城上开启了新篇章。国际创新协同区、滴水湖金融湾等重点功能区域开发加快推进。对外交通更加快速畅通,对内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周全,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形态已经初步显现。

  四是紧扣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地”,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展现了新作为。启动全国� ��个区域性人才企业年金计划,在国内人才引进落户、外籍人才停居留、人才安居保障方面实施了更大程度的优惠。建立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集中行使市、区两级1215项行政事权,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极大提升了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度,良好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临港新片区的重要竞争力。

  过去三年,临港新片区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接下来要乘势而上,再创辉煌。下一步要“对标‘五个重要’的指示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跃上新台阶”。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加着力:

  一是更加着力于制度创新,让高水平开放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最大红利。围绕“五自由一便利”,实行更大程度的开放压力测试,在跨境金融、离岸贸易、数字经济等若干重点领域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到“十四五”末,建立起更为成熟的“五自由一便利”制度体系,在制度型开放上形成更多突破性的典型案例,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初步建成国际认可度更高、竞争力更强的自由贸易园区。

  二是更加着力于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让先进制造业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根本基石。聚焦“重点前沿产业”,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更完善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快速提升区域产业发展能级。到“十四五”末,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速25%。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人工智能企业500家,产业总规模超500亿元。

  三是更加着力于科技研发,让科技创新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临港实验室、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引进培育一大批国家、市级研发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载体,让临港不断生长出更多科技型企业,让科技创新成为临港新片区最闪亮的名片,让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到“十四五”末,力争引进培育8家以上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实验室,30家新型研发机构,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四是更加着力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让“五型经济”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特色亮点。大力发展保税研发、保税制造、保税维修等新兴保税业务,积极发展跨境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业态,全力发展人工智能、软件等数字经济产业,高水平建设好洋山特殊综保区、滴水湖金融湾、滴水湖AI创新港,快速提升临港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到“十四五”末,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经营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2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类企业超过800家,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5%;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50%。

  五是更加着力于现代化新城建设,让智慧、低碳、韧性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全力推动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全域开放,搭建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场景。结合氢能产业发展,推动主城区公交、市政特种车辆全部实现氢能化。以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为目标,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字化建设交付、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化集中监管,切实增强城市安全运行、防范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到“十四五”末,6.5平方公里国际创新协同区全面实现数字孪生运营,并向全域拓展;骨干道路车路协同覆盖率达到100%,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

  六是更加着力于“筑巢引凤”,让人� �成为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第一资源。启动实施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兴金融等高端产业,让各类人才在临港分享发展机遇,成就人生梦想。继续完善高水平基础教育、医疗、文体等城市公共配套功能,让各类人才在临港体味到生活的舒适和幸福。制定更大力度的人才支持政策,让各类人才在临港收获满意和贴心。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让临港成为“创业者的城,就业者的家”。

  临港新片区承担着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将鼓足干劲,用激情和智慧创造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新奇迹,为把上海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临港新片区建设提出的“五个重要”指示要求,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

  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上海先后两次出台市级支持政策文件,即《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今年再次制定《若干政策措施》,主要目的是以解决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建设和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痛点堵点问题为导向,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多改革自主权和先行先试任务,在市级事权范围内最大力度支持临港新片区深化差异化制度探索,助力临港新片区更好成为全市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聚焦“三个坚持三个突出”。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本市事权。在地方事权范围内,聚焦临港新片区功能打造和项目落地遇到的问题,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二是坚持效果导向,突出重大项目。围绕产业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项目三大领域,从产业发展全链条、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改革措施,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三是坚持目标导向,突出城市功能。围绕临港新片区“产”“城”“人”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目标,在综合交通体系、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服务、人才落户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提出一批支持政策。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23条任务举措。

  一、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提升创新型产业发展水平。共5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提升高端制造业能级,加强国际氢能谷、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动力之源等重点园区建设;建设滴水湖AI创新港,培养AI创新生态;深化国际数据港建设,探索建设国家数据跨境流动试验示范区;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拓展服务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更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和功能平台布局临港新片区,推动一批科研院所、高校研究院、产学研转化平台、保税研发中心布局临港新片区。

  二、强化城市功能基础,进一步完善独立综合性城市功能体系。共8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打造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临港集疏运中心、市域铁路南汇支线,加快启动建设小洋山北侧作业区相关工程、大芦线东延伸等项目;完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基 础设施,推动航空产业配套项目规划建设;建设临港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融合生长的未来数字孪生城;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城市,建设临港风光气储示范区;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水平,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打造上海产教融合示范区;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引进上海优质中医资源建设三级中医医院;打造大都市旅游目的地,支持临港新片区承办国际、国内文化节展和顶级赛事活动。

  三、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要素供给。共10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推动技能劳动者在新片区高质量就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引进专属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人才子女就学服务,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提升人才管理工作政务服务效率,将“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服务人才范围从A类工作许可证扩大至B类;提高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性,外籍人才凭永久居留身份证在临港新片区定点医院享受网上挂号预约医疗等服务;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体系,为重大项目建设紧缺急需海外人才提供出入境“绿色通道”服务;定向优化临港新片区人才购房政策;支持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建设融资机制创新,支持临港新片区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申报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加强临港新片区资源性指标统筹,以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为导向,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适度优化产业用地转让管理,符合条件的园区平台公司物业直接转让比例可适度上调。

  上海将坚持把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任务作为全市改革重点,抓好政策的落实落地,对政策推进情况开展动态评估,持续放大政策实效,推动临港新片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改革创新发展。


——END——

本文Hash:840949aa36bf3fa4e4ea16381b9b9967ba960679

声明:此文由 小辣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华体会官网连接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